气象预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下天气分析与预报实验室(气象台、气象实习台、地面综合气象观测场)、大气流体力学实验室、大气数值模拟实验室、应用气象学实验室(应用气象实验室、应用气象实验基地)4个实验室。中心通过发展和完善校内外实验平台(4个实验室)和实训基地(附件6),中心管理规章制度及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保障实验教学质量。
(1)整合、实现实践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大校内外实验教学基地的建设
第一,巩固和发展气象台。天气分析与预报是气象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础和重要实践能力,针对我校气象台仪器设备陈旧、阻碍了我校大气科学发展及气象人才培养的现状,中心以地市级气象业务台站水平为标准,对气象台及气象实习台进行升级建设,建成具有高水准气象业务体系、具有天气气候研究和预报预测技术研发能力、具有现代教育培训环境和教学内容的教学研究型气象台。
第二,在建占地900m2的应用气象实验基地,主要用于应用气象教学、实验及科研,并承担全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实验、实习教学任务。目前实验基地已获得学校批复,实验基地规划设计已初具规模。应用气象实验基地共分为12块,每块实验地面积为60m2,中间以青石板为分隔,从北向南实验田以农作物高度由高到底排列,依次种植玉米、大豆和红薯。8块实验田作为长期定点观测实验田,内部布置百叶箱、辐射观测、农田小气候、冠层分析仪等观测仪器,剩余4块实验田预留作为学生创新实验基地。
第三,城市气象观测实验站台的建设(附件15)。城市化进程中所造成的灾害性天气和大气环境效应研究,是当前大气科学学科的前沿课题之一,也是符合我国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中心在建城市气象观测实验站,针对成都地区暴雨洪涝的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系统、大雾灰霾以及高温热浪等城市气象灾害进行观测。采用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天气现象定量观测系统、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闪电定位仪、地基微波辐射计、地基GPS水汽探测、大气成分观测仪、城市陆气交换通量观测系统、气象车载移动观测系统等多种先进探测手段,结合低空探测设备及卫星遥感探测资料,构建城市气象三维、立体、综合观测平台。在城市气象观测系统全面建设的基础上,综合常规和非常规观测手段,定点观测及移动应急探测系统所获取的信息,重点开展城市地区暴雨洪涝、雷电、大雾灰霾、高温热浪等城市气象灾害生成机理方面的观测模拟研究,增加城市气象灾害预警、预报、预测、预估系统中的科技含量,提高城市灾害性天气预报、预测、预估的准确率。
第四,峨眉山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试验站建设。作为依托高校建立起来的综合观测站,其教育教学的功能也将完全展现出来。我校大气及环境等学科目前承担着本科、研究生以及气象局、民航等多部门的各类培训工作。高山观测站的建立及运行将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更好的教学素材,实习实训的场地和实践的基地;与此同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在基本科学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之中,将会培养出一大批大气与环境方面的科研工作者。
(2)建立教学中心教学质量保证体系。首先从制度上保证最优秀的教师参与实验教学,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实验教学指导队伍,不断地将最先进科研成果融入到本科实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科学研究的实战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加深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创新意识。其次建立完善的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第一,建立权责明确的督促和监督制度,由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实验课程负责,由相关责任教授负责实验教学的质量保证,由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督促和监督教学质量。第二,每学期实验课前必须进行预作实验,聘请相关课程的责任教授听讲并提出意见和要求,经讨论后对教案进行修改,由中心主任负责检查和督导。第三,实行新开课程试讲制,对新开课程或首次讲授该内容的教师都要聘请学院学术委员会和实验中心的相关教师听课,根据试讲考评结果,决定是否可以进行正常的实验教学工作。第四,学校督导组和学院督导组定期抽查,规定每个实验内容每学年至少要完整的听课一次,并填写“本科教学质量评价表”。第五,建立院、系、中心领导听课制度,要求每学期院、中心主任至少听2-3此以上的实验教学科,并认真填写听课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