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学校组织召开了成都平原城市气象与环境四川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野外站)2024年学术委员会会议。学校科技处副处长李秋敏、学术委员会全体成员、科学顾问、客座研究人员、野外站管理人员和部分科研骨干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55402com永利(中国)维基百科党委书记张宇主持。
会议现场
张宇热烈欢迎学术委员会主任刘树华教授、副主任王自发研究员等一行的到来,并介绍了学术委员会成员、野外站科学顾问、野外站客座研究人员等情况。
李秋敏对线上和线下的专家致欢迎辞,介绍了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情况,以及野外站的建设发展和重要性。
刘树华主持野外站工作汇报和发展研讨。野外站站长张小玲对野外站近3年的工作进行总结汇报。张小玲感谢省科技厅、学校和学术委员会成员的全力支持,自2022年第一届第一次野外站学术委员会会议召开以来,野外站继续围绕关键科学问题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稳妥安全地完成野外站各项工作。她从野外站建设、人才培养、科研项目与经费、开放课题、重要创新成果、学术交流与合作、数据共享、社会科普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特别是近年来,野外站科研骨干在“不同大气环境颗粒物吸湿特性研究”“多尺度气象条件与大气相互作用研究”“区域气候-环境对宜居健康的影响与风险评估和预测”等研究方向,依托野外站的基础平台和观测资料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成果,分析了野外站目前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和未来发展规划。
学术委员会对野外站的工作和发展进行了审议和研讨,刘树华对野外站的发展和建设以及成果给予了肯定,对野外站在未来发展和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他希望野外站能够发挥地方优势和学校特色,对标国家站,服务于成都平原及成渝经济圈,努力为双碳目标、低空经济等相关行业的气象服务贡献野外站的力量。王自发指出,基于国家级、省级已建立的众多观测站,该站应精准定标,响应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凝练科学问题,突出野外站亮点,提高应对灾害性天气及低空飞行气象保障等能力,做好数据积累工作和管理共享服务,并建议加强与生态环境部门等的跨专业合作,组建气象技术创新团队开展技术攻关。
赵天良教授强调野外站可以充分发挥其地理位置优势,深入研究盆地气象学中的关键问题,如盆地内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污染物传输和扩散机制等。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建立高分辨率的气象模型,提高对盆地气象现象的预测精度,为川渝地区的气象服务和生态安全提供科学支撑。与会专家围绕如何更好地发挥野外站的功能,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能力,扩大服务和科研学术影响力,以及野外站的未来发展和建设等方面研究给予了宝贵建议和指导。
会后,与会专家参观了野外站观测场地、观测设备、正在建设中的云室。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张福贵介绍了学校自主研发的X波段多波束快扫描双偏振天气雷达、多波段天气雷达综合标定仪、轻小型新能源三维/廓线激光测风雷达、微型智能气象站等先进设备。专家们对野外站的观测场地、观测设备和技术水平表示赞赏,认为这些设备为科学研究和数据采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能够有效提升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他们希望野外站能够继续保持设备的研发能力和运行保障的稳定性,为科研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学校校长何建新祝贺野外站学术委员会圆满召开,感谢专家们对学校和野外站工作的支持和指导,并向专家们介绍了学校在自主研发大型设备、实施野外科学观测试验方面的重大活动,以及对野外站的支持与保障。
参观观测场和大型观测设备
刘树华一行参观了校史馆,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物展示,了解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办学成就,并表示学校在气象与环境科学领域作出了积极贡献,起到了重要的示范意义。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