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一.学院概况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55402com永利(中国)维基百科源于1951年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气象干部训练大队,1979年开始大气科学本科专业招生,2004-2017年开展国防生培养,2008年设立应用气象学专业,2020年大气科学专业和应用气象学专业分别入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03年获批“气象学”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04年开始硕士研究生培养,同年“气象学”获批四川省重点建设学科,2006年获批“大气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4年获批“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6年获批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2023年获批“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在近年来的“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均进入大气科学前50%。以大气科学为主要支撑的地球科学学科和环境生态学科均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体现出大气科学学科较强的学术影响力。

    学院目前拥有高原大气与环境研究中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气象灾害预测预警工程实验室、成都平原城市气象与环境四川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省部级科研与创新平台,并建有气象预报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气象预报四川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及蜀南山地生态气象综合观测试验站、西南空管局航空气象创新联合实验室、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电力气象联合实验室、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云南自然灾害防御技术研发中心等教学研究平台。学院建有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科普基地,是以气象防灾减灾、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为特色的国、省、市三级科普基地。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比例超过55%,博士学位比例近90%。有14位教师获聘为科研院所和高校博士生导师,另有硕士生导师70余人。教师中多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全国气象教学名师、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十佳青年教师和四川省优秀青年教师标兵等荣誉称号,另有教育部大气科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等优秀人才20余人。


    二.人才培养

    1.本科生培养

    学院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大气科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三级认证标准制定成员单位,现设有大气科学和应用气象学两个本科专业,以培养具备扎实的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为目标。截止2021年,现有在校本科生近1500人,就业和升学深造率长期保持在90%以上,且就业质量高,用人单位多为中国气象局、民航、环保系统等事业单位以及国家机关、部队和科研机构。

    2.研究生培养

    学院设有大气科学学术型硕士、气象和农业专业学位硕士三个硕士学位点和大气科学博士学位点,现有在校硕士研究生600余人,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就业和深造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博士大气科学

    方向:气象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气候系统科学

    全日制/非全日制专业硕士气象

    方向:气象模式与预报预测、气象服务与应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与工程

    全日制/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农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方向:气象防灾减灾、气象资源与社会发展、气候与气候变化、公共气象服务


    .科学研究

    1.科研团队

    科研团队有大气动力学与大气物理团队、气候与气候变化团队、防灾减灾及短临预报团队、陆面过程与大气边界层团队、大气环境与健康气象团队。

    2.科研平台



    3.科研成果

    学院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一系列国家级和省部级高层次科研项目的支持下,长期围绕气候与气候变化、高原气象、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和气象防灾减灾等方向开展特色研究,年均发表高水平论文200篇以上,科研经费年均到账2300万元,近五年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

    气候与气候变化方面,关注服务“一带一路”的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天气-气候变化研究。青藏高原地表风速和地气温差是影响高原地表感热随海拔变化的主要因素。高原高海拔地区日照时数和积雪深度可引起地气温差的变化,进而导致地表感热随海拔高度的改变。当高原季风偏强和南亚季风偏弱时,对应中亚对流层中高层气温偏低,中亚上空受异常气旋控制,导致更多的夏季降水发生。东南亚地区极端气候事件的强度和频率在2°C增暖阈值下要明显高于1.5°C,局地性的极端降水事件在高排放情景下的发生时期会更加集中。


    青藏高原地区地气相互作用过程对季风和西风的协同作用区的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有着直接影响,同时对亚洲水塔的形成和变化有重要影响。针对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研究,组建了大气边界层塔组网观测、双波段闪烁仪组网观测、风温廓线仪组网观测、微波辐射计组网观测、无线电探空系统组网观测、风吹雪组网观测、无人机组网观测和土壤温湿度组网观测等。基于协同观测结果在国内首先建立了高原热源的多元数据集,为团队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四川盆地是我国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高发区之一,由于地形的复杂性,四川盆地地区大气污染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四川盆地冬春季区域性大气重污染过程都与西南涡活动密切相关这一事实,采用观测试验、诊断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盆地内冬春季西南涡活动对大气复合污染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首次系统地揭示了冬季四川盆地西南涡的空降环境效应及其影响机制,提出了“锅盖效应”的概念;研制出了一套可用于四川盆地空气质量预报、大气环境容量评估以及开展相关研究的本地化模式系统。


    对青藏高原云降水物理和水循环过程认知的缺乏是限制高原及下游地区天气预报准确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课题的支持下,实验室于2019-2021年在高原不同区域开展了云降水“地基空基星基"协同观测试验,目标是研究高原云降水物理特征和水循环机理,验证卫星资料在该地区的适用性,改进该地区数值模式参数化方案并提高天气模拟和预报水平。


    四川盆地由于受到局地特殊地形和天气系统的影响,是强对流活动和暴雨的高发区之一。 西南低涡是我国最强的暴雨天气系统之一,它生成于川西高原及四川盆地,我国西南乃至东部广大地区都受其灾害性影响,它所造成的暴雨强度、频数和范围仅次于台风及其残余低压而排名第二。针对四川盆地地区的西南涡暴雨和强对流天气做了大量观测和理论研究,系统地揭示了该地区暴雨和强对流发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