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平台
     
    气象应用与服务研究室
    2014-11-04
    一、研究室简介
    随着地球有限的气候资源日益短缺,过度使用土地造成的生态平衡破坏和大量使用石化能所造成的温室效应加强,不可逆的气候变化正在进一步危害现有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多、更严重的气象灾害正在接踵而至。如今,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们关注的重大问题,与之紧密联系的气象应用问题被认为与人类前途休戚相关。在此背景之下,气象应用与服务成为保护地球气候、避免气候危机的基础工作之一,其目的是充分利用有利气象条件,避免气象灾害、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能源,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经济效益与安全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气象应用与服务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迅速发展,迄今已在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城市的规划和布局、减小气象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的损失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依赖的气象学重要分支。
    研究室立足于国民经济行业发展,长年致力于工程气象、专业气象、农业气候资源评估、公共气象服务、灾害评估等方面的气象应用与服务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各类省部级气象应用与服务项目,取得了一批具有创新性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架空输电线路、铁路客运专线、卫星发射、特殊地区农业资源利用、天气软件开发等生产生活、尖端科技方方面面,极大程度保障了国家工程建设使用安全,提高了各类资源利用效率。
    研究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13人,客座研究人员15人,流动研究人员42人,已逐步建立起国内气象应用与服务研究领域的科研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
     
    二、研究队伍
    研究室主任: 周筠珺 教 授
    研究人员: 敬枫蓉、李超、程志刚、张 婕、肖国杰、陈科艺、赖 欣、倪长健、袁淑杰、 张 碧、刘琰琰、廖婷婷
     
    三、研究领域
    工程气象、专业气象、公共气象服务、灾害评估等
     
    四、所获项目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委托项目瀑东500kV线路异常冻雨覆冰灾害天气评估、西南电力设计院科研项目数字冰区划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技术条件书、国家公益性气象行业专项项目导线覆冰的天气精细化预报和风险评估技术、西南电力设计院科研项目西藏高原输电线路风荷载研究、横向科研项目铁路大桥桥址风速极值的统计研究、客运专线沿线风向风速监测与预测研究、“四川天气”手机版软件开发、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科研项目西南准静止锋及其对卫星发射影响的研究与预警系统研发、南充核电工程气象保障、西藏气象局局校合作项目西藏近40年植被物候资料恢复重建研究、四川省人民政府应急办科研项目四川省雨雪冰冻及次生灾害综合风险评估能力建设、国家公益性气象行业专项项目多时间尺度干旱监测与预警、评估技术研究等。
     
    五、代表性科研成果
    (一)输电线路气象应用与服务
    该研究方向以雨雪冰冻灾害、风压等条件为依据,研究了气象条件在输电线路设计中的应用与服务。成果包括:总结了覆冰灾害导致输电线路停运事故发生的冻雨覆冰天气过程的大气环流背景,冻雨覆冰形成的局地环流特征和微地形条件的组合,冻雨覆冰异常气象要素条件等特征。分析了局地气象要素和地形配置对电力线路覆冰等级的影响。基于地形要素和气象因子与覆冰厚度的统计关系和相关的经验总结,建立了基于经验-统计的局地气象-地形影响覆冰等级模型。以VB为开发平台,研发了基于GIS技术的数字冰区划分系统,实现了多种功能包括查询显示线路各点气象要素、地理信息要素、覆冰厚度、覆冰区划等。利用西藏地区近40年的地面观测资料、探空资料,以及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产品资料,通过统计学、天气学、地理信息、数值模拟等方法和技术手段,对输电线路风荷载的气候、环境参数(基本风压、垂直风切变指数、地表粗糙度等)进行研究,保障了西藏拉萨至日喀则沿交通主干线路输电线路建设和运行的安全。
     
    (二)卫星发射预警系统研发
    该研究成果首次提出了川西南准静止锋的概念,建立了以川西南准静止锋演变规律为主要基础的卫星发射场区天气预报系统,该系统可指导场区未来5天常规天气预报,为提高预报准确率提供了高效的业务系统平台。
     
    (三)特殊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利用
    该研究采用区域气候模式和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式完成了西藏自治区近40年历史气候资料和植被物候资料的重建工作。利用气象和农作物资料研究了江孜县大蒜种植业和南木林县马铃薯种植业农业气候资源特征,基于GIS进行了农业气候资源区划。编写了农业种植业气候资源精细区划图集。
     
    (四)气象灾害评估
    根据四川全省雨雪冰冻灾害及地质灾害、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隐患、交通运输、环境污染、公共卫生、农林业有害生物等次生灾害,在开展全省所有县(市区)灾害分布研究和风险区划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四川省雨雪冰冻及次生灾害省市县三级灾情统计标准、全省灾情统计体系和上报体系及灾情应对方案。系统可实现全省不同行政区域的灾害风险评估显示、抗灾能力分析显示、灾情上报汇总显示、科学决策辅助等。建立我国两个重点区域(黄淮海、西南两个区域)干旱灾害评估源数据库。确定两个区域主要农作物与不同类型干旱(主要是气象干旱和土壤干旱)对应的定量关系。建立两个区域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结合卫星遥感、GIS、地面观测、作物模型等信息,研究黄淮海、西南两个区域干旱对其主要农作物的灾前风险评估和灾后影响评估技术及方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