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导师(按姓氏排序)
     
    金荣花(Ronghua Jin)

    【基本信息】

    所在部门:国家气象中心

    职 称:正研级高级工程师

    出生年月: 1969年

    电子邮件:jinrh@cma.gov.cn

     

     

    【个人简介】

    金荣花,女,正研级高级工程师,生于1969年,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现任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主任,中央气象台中期预报技术把关

    【研究方向】

    1.中期天气预报

    2.大尺度动力学

     

    【在研项目】

    1.“GRAPES中尺度奥运集合预报天气检验系统开发”—气象集合预报应用网格,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负责人。

    2.“面向TIGGE的集合预报关键应用技术研究”第三课题,财政部和科技部公益性行业专项,课题负责人。

    3.预报预测体系产品检验与质量评定,中国气象局基建项目,项目负责人。

    4.南方低温雨雪冰冻中期预报技术研究,中国气象局新技术推广项目重点项目,项目负责人。

    5.基于集合预报的中期预报技术研究,中国气象局基建项目,项目负责人。

    6.雾的预警等级,中国气象局气象行业标准项目,项目负责人。

     

    【完成项目】

    1.客观诊断分析与多层次结合相似中期预报方法的研究,国家“九五”课题(ZX95-02-07),第2主研人,2001年10月完成。

    2.月动力延伸预报产品释用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项目(96-908-02-01),第2主研人,2001年4月完成。

    3.“03'淮河洪涝天气学分析与研究”-西太副高活动特称及其成因分析,中国气象局新技术推广项目,课题负责人,2004年3月完成。

    4.天气、生态与农业气象轨道业务产品检验评估系统建设,中国气象局多轨道业务建设项目,项目负责人,2007年12月完成。

    5.10-30天重大天气过程延伸期预报方法研究,国家气象中心自筹资金课题,课题负责人,2005年10月完成。

    6.2005年夏季降水异常成因分析,国家气象中心自筹资金课题,课题负责人,2006年8月完成。

    7.低频振荡在台风中期预报中的应用研究,国家气象中心开放课题,课题第2负责人,2006年12月完成。

    8.中国集合预报产品业务应用研究,国家气象中心自筹资金课题,课题负责人,2007年10月完成。

    9.2007年梅汛期异常降水的大尺度环流成因分析,国家气象中心自筹资金课题,课题负责人,2008年6月完成。

     

    【发表论文】

    1.2007年梅汛期异常降水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分析,《气象》,2008年4月,核心期刊,第1作者。

    2.基于Ward聚类法的中国业务集合预报系统的产品开发,《气象》,2007年12月,核心期刊,第1作者。

    3.两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副高三维结构对比分析,《气象》,2007年4月,核心期刊,第1作者。

    4.近31年登陆北上台风特征及其成因分析,《气象》,2006年7月,核心期刊,第1作者。

    5.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analysis of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during the Huaihe river floods in 2003,《热带气象学报》,2006年6月,核心期刊,第1作者。

    6.2003年淮河多雨期西太平洋副高活动特征及其成因分析,《热带气象学报》,2006年1月,核心期刊,第1作者。

    7.长江中下游旱涝中期预报方法和业务应用,《气象》,2004年12月,核心期刊,第1作者。

    8.集合预报产品释用方法的研究,《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2年4月,核心期刊,第1作者。

    9.“0307”东北暴雪成因的数值模拟研究,《气象》,2008年4月,核心期刊,第2作者。

    10.2007年淮河暴雨洪涝的气象水文特征分析,《应用气象学报》,2008年6月,核心期刊,第2作者

     

    【获奖情况】

    1.2006年12月,中国气象局“2006年度重大气象服务先进个人”。

    2.2008年5月,中国气象局“2007年度优秀值班预报员”。

    3.2008年12月,国家气象中心“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气象服务先进个人”。

    4.2006年11月,“10-30天延伸期预报业务系统”获得国家气象中心气象科技奖—技术开发奖二等奖(2006JS21-01),排名第1。

    5.2009年1月,“中期天气预报业务系统”获得国家气象中心气象科技奖—成果应用奖二等奖(2008CG22-02),排名第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