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所联培导师(按姓氏排序)
     
    周天军(Tianjun Zhou)

    undefined

    周天军研究员(二级),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Email: zhoutj@lasg.iap.ac.cn

    传真: 010-8299 5172

    通信:北京9804信箱LASG

    邮编: 10002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德胜门外祁家豁子华严里40号

    学历:

    1996年9月—1999年7月: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气象学专业,博士。

    1991年9月—1994年7月: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气候学专业,硕士。

    1987年9月—1991年7月: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大气物理专业,学士。

    工作经历:

    2001年6月至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

    1999年8月—2001年5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后研究。

    1994年8月—1996年8月:中国气象局,助理研究员。

    现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助理、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副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先后在中国气象局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工作,期间曾在法国、挪威、美国、瑞士、加拿大和日本相关机构和大学做访问学者。

    国际合作研究:

    2009年9月-12月,日本名古屋大学水循环研究中心(HyARC),访问教授

    2009年1月—2月,加拿大环境部,气候研究中心(CRD),访问学者

    2008年5月—7月,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大气和气候研究所(IACETH),访问学者。

    2006年6月—8月,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访问学者。

    2001年10月—2002年1月,挪威南森环境与遥感研究中心(NERSC),访问学者。

    2000年5月—2001年1月,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动力气象实验室(LMD/IPSL),访问学者。

    学术任职:

    WCRP/“平流层-对流层过程及其在气候中的作用”计划SPARC科学指导委员会SSG委员(2015-)

    “气候变率和可预报性计划”(CLIVAR)/“全球能量和水循环交换”国际计划(GEWEX)联合季风委员会委员(2014-)

    “全球能量和水循环交换”国际计划(GEWEX)资料与评估委员会(Data and Assessment Panel, GDAP)委员(2011-)

    《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CNC-FE秘书长(2014-)

    WCRP中国委员会(WCRP-CNC)委员

    GEWEX中国委员会(GEWEX-CNC)委员

    中国气象学会数值预报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学委员会委员

    2010.01-2015.12: Regular Associate of the Abdus Salam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 (ICTP)

    2011.06-2015.10: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全球能量和水循环试验(GEWEX)辐射工作组(Radiation Panel)GRP委员

    2009年3月-至今: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气候变率和可预报性计划”(CLIVAR)亚澳季风委员会(Asian-Australian Monsoon Panel, AAMP)共同主席

    2007年-至今:“国际气象和大气科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IAMAS-CNC)委员

    2014年9月-至今:大气物理研究所学位委员会委员

    2009年5月-2014年8月:大气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9年5月-至今:中国科学院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8年-至今: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群“圈层相互作用与亚洲季风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顶层设计专家组成员

    2007年-至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亚印太交汇区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我国短期气候的影响》专家组成员

    2004年10月-2008年9月: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气候系统模式研发及应用研究》项目专家组成员

    2014年12月-至今: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季刊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QJ)编委

    2011-至今:Asian-Pacific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APJAS), Editor

    2011-至今:《气象学报》常务编委

    2008-至今: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责任编辑

    2009-至今:《大气科学》常务编委

    2010-至今:《气象科学》编委

    主要研究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高分辨率MetUM模式在东亚夏季风模拟中的适用性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世纪全球季风变化模拟和未来变化预估》(批准号:41330423),主持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气相互作用和季风》(资助号:41125017),主持人。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的研制与评估》(2010CB951900)第四课题“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的不确定性研究”,课题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地区树轮及千年气候变化研究”第4课题《中国千年气候变化数值模拟与机理研究》(40890054),主持人。

    财政部/科技部公益类行业专项《东亚对流层温度的年代际和年际变率及其对短期气候预测的影响》(GYHY200706010),主持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千年三个特征时期气候的模拟与比较”(40675050),主持人。

    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大尺度季风-海洋相互作用以及热带太平洋-印度洋的跨海盆遥相关”(40628006)。

    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项目“气候系统模式研发及应用研究”,首席科学家助理、课题组长。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延续项目“东亚和西太平洋区域气候变异机理和预测理论”(40221503),课题组长。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亚印太交汇区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我国短期气候的影响”(2006CB403603),课题组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东亚季风形成和变异的诊断、模拟及其可预测性研究”(40523001),课题组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气和海洋的极向热输送量的估算及其气候影响研究”(40375029),主持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洋热盐环流对气候变率的影响研究”(40005004),主持人。

    中国科学院“王宽诚”博士后奖励基金“海气耦合模式中海洋环流的变率研究”,主持人。

    荣誉和奖励:

    2012年,美国气象学会(AMS) Journal of Climate Editor's Award

    2011年,中国科学院“宝洁优秀导师奖”

    2011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级先进工作者

    2010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10年度“科技创新贡献奖”

    2010年,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2010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海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副热带高压和我国气候的影响”(吴国雄、刘屹敏、李建平、宇如聪、周天军)

    2005年,第五届“学笃风正优秀青年科技奖”。

    2001年,北京大学“1999-2001年度”优秀博士论文“世顺奖”。

    1999年,中国科学院“王宽诚博士后奖励基金”。

    1999年,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

    1998年,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称号。

    1998年,第二届“学笃风正优秀论文奖”。

    1997年,北京大学第二届“谢义炳奖”。

    1994年,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

    主要学术成绩:

    在海气相互作用和季风变化、气候系统模式研究两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对理解季风活动机理和提高气候模式水平做出了贡献。

    1.在季风变化方面:揭示了东亚季风年代际变化与全球季风的联系,证明了海洋、大气成分变化对季风减弱的作用和机理。提出了东亚气候年际变率的主导模态,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揭示了影响亚澳季风可预报性的关键过程。

    2.在气候模式研究方面:系统研究提升东亚季风模拟能力的途径,估算不同强迫因子在海洋年代际变化中的作用,揭示影响未来气候预估不确定性的因子。合作发展多圈层耦合的LASG/IAP全球气候系统模式、LASG/IAP区域海气耦合模式。

    研究成果在本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截止2014年12月,共发表学术论文253篇,其中SCI论文142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SCI论文87篇。合作出版编著4部(英文2部,中文2部)、译著2部。论文被SCI总引2912次,其中他引2152次;CSCD总引1143,他引786次。有2篇文章被IPCC WG1 AR4引用、29篇文章被IPCC WG1 AR5引用(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18篇,分布在6个不同章节)。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H-index为32,Google Scholar H-index为44。

    关闭